(內容詳細,激推)上班族/全職考生 五戰106 口說26 推薦SK2 TOEFL 停止自我懷疑,做就對了!

心得
上班族/全職考生 五戰106 口說26 推薦SK2 TOEFL 停止自我懷疑,做就對了!

求學背景
雲科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室內設計師

英文能力敘述
八年前多益 700 分

準備時間
2022.04 - 斷斷續續至2023.09.20,將近一年半

考試成績
一戰 96分 R27 L28 S22 W19 (22/07/30) 
二戰 90分 R25 L25 S22 W18 (22/09/24) 
三戰 97分 R25 L28 S21 W23 (23/03/25) 
- 中間在準備GRE - 
四戰 99分 R26 L26 S23 W24 (23/09/06) 
五戰 106分 R28 L29 S26 W23 (23/09/20)

是否為 A2 GMAT 或 Mason GRE 先前同學
Mason 4月平日晚上班學生

為什麼想考托福
因為要申請建築研究所,需要托福成績

為什麼選擇SK2 TOEFL
一開始其實只上網找了一位家教老師批改作文,其他科目打算自己讀,但經過了半年發現自己下班後所剩的精力跟時間不多,如果還要自己摸索速度真的太慢了,於是上網查一查看到SK2心得文最多,就報名了。

各科心得

閱讀
VVN上課時教給同學們的每一項工具,合起來就是閱讀實力,例如,我從SQ3R工具學到看一整段文章的邏輯:先看topic sentence,預期這一段可能會講甚麼,Skim and Scan的過程要在心中提出甚麼問題,讀完這段文章後回想段落主旨,最後經過上述的流程,大綱也會牢記在心。除此之外,註記各段落的重點轉折處,New info還是延伸前段,也可以更快的掌握整篇文章走向,最後六選三題也比較從容。 

說是這樣說,但一開始很難一次內化所有的工具,所以我選擇一個禮拜練一項,例如:每天看一篇文章,專心練習用眼睛找SVO,一個禮拜後會發現速度真的變快了,再接著練習寫段落大綱,每天寫一篇段落大綱,跟雲端上的參考筆記比對,推敲為什麼我看到細節卻把它當成General,然後再接著練其他工具。 

上實力班的課不像是在補習,VVN是以超越準備托福的視角跟學生們分享閱讀的重點,並以自身對英文的熱情,希望學生對英文產生興趣。另外一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VVN會認真傾聽同學遇到的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再下次與老師討論時,她還會記得每一位同學進展到哪裡,之前的問題是否有解決。 衝刺班上課的老師Rosa,也是一樣的溫柔路線,建立在實力班培養的基本閱讀能力之上的,是仔細拆解各種題型,以及相應的考試技巧。分析各題型該如何找定位點,辨識出混淆選項特徵,如何依照主要資訊做出適當推論。與實力班比較不同的是,衝刺班一開始不會整篇閱讀,透過首尾句之間的連結,推論整篇大方向,在做題的過程中補齊段落內容,最後整理出:Main Idea、purpose以及架構,並可以此回答6選3題。 

衝刺班對我最有幫助的是架構式筆記,因為銜接衝刺班前的自我練習,筆記還是會寫太長太多小細節,Rosa教大家寫筆記時專注在:新資訊、簡化到一兩個字,注重訊號字等,大幅縮短我的筆記量。 每一堂課後Rosa的信心喊話,官網上的心態專欄總會鼓勵到我,讓我拾回一點勇氣,再往前走幾步。 

閱讀算是四科裡面讓我害怕的科目,總覺得前幾次都是我運氣好,說不定再考下一次就會掉下去。雖然會Skim and Scan,看的懂中心主旨,但我有時還是有默念的壞習慣,所以閱讀速度一直拉不上來,直到最近考完GRE之後又要回來準備托福了,但一直練習TPO文章很無聊,想起很久以前就買了Guns, Germs and Steel的英文版,拿起來看之後,一開始是很開心終於看得懂了也看出興趣,一次可以看個十頁,再來是發現看字的速度越來越快,終於可以體會眼睛滑過去是甚麼感覺。於是我擅自得出了兩個結論:一是有默念習慣的人可能是閱讀量不夠多也不夠密集,眼睛對於英文字的反應不快,需要透過朗讀才能轉換成意思,所以累積夠多之後就能夠眼腦直映了;二是默念代表需要等到腦袋有聲音才能懂,但是我現在看書腦袋也有聲音,只是這聲音退到後方,變成思考過後的副產物,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另外,因為書中內容跟托福範圍很常重疊,第四戰跟第五戰遇到了很多在書裡讀過的內容,安心不少,也考得很開心。最重要的是,因為現在常常大量閱讀,第四、五戰的考試我是沒有做筆記的,以前困擾我的細微末節、過度推論,現在馬上就可以看得清楚了。

聽力
我最喜歡的聽力工具是Echo,滑滑的好好玩,而且這個工具有極多好處:可以習慣英文語調、連字習慣,也對口說有幫助,真的是提升聽力實力的好方法。練習Echo時,VVN很強調的一點,是一定要停下來讓講者的聲音出現,要達到這點就必須要聽得夠多次,一但腦內自然出現了講者聲音,Echo的內容就很不容易忘掉。 

實力班跟衝刺班都很強調主動聆聽,預測劇情,和架構筆記,但一開始在實力班時我抓不到段落,覺得講者總是滔滔不絕的講,所以我試著在逐字稿上一個一個標出轉摺處,發現大部分都是兩三句解釋概念,下兩三句補充或paraphrase,於是我就三到六句話寫下一個重點,然後再聽一遍並且心中想著我剛剛做的筆記,這樣操作之後才慢慢聽得出段落。

之後銜接到衝刺班時,在八大點的幫助下,我更加意識到每三到六句話都會出現的訊號字可以幫助我聽得更省力,也因為有八大點有分類,聽到因果或是比較類型的訊號字時,更容易抓到兩件事情之間的關係。 因為平日上班能準備時間短,所以我都在上班或是通勤時練習,有時一整天都戴著耳機一直聽,大量練習中感受最深的是從一開始的總是慌忙作筆記,如果沒記到就會忘記,到中期可以冷靜的等待訊號字出現再記,最後變成邊上班畫圖邊聽,有聽懂就做題,沒有就再聽一次再做題,已經不需要做筆記了。

以前就像在玩傳接球,絕不能漏接任何一顆,後來變成一個港灣,歡迎英文進來,進來的資訊會自己產生架構,聽懂的部分會把不懂的圍起來,這樣就算考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用刪去法做對。 如果有些人很擔心聽力被吵到的話,非常推薦各位在公車上練習聽力,整台車唧喳唧喳都能寫題考試時就能心無旁鶩的專注。

口說
VVN在口說課教導同學運用個人、粉絲、精進三種不同模式以及好萊屋公式法來想出完整又立體的例子。練習到後來會理出每個人最容易想到例子的方式,例如:用工作上的例子修改對我來說速度最快效果最好;或是可以用三種特質建構出一個虛構的人,再假裝是那個人在回答問題,例如:很外向的人要去聽實體演唱會還是要在家聽音樂?很內向的人要做教室第一排還是要做最後一排?以及可以發展出自己常用的好萊屋劇情,例如:一開始遇到了一個難題,但是解決後的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好,變成了難忘的體驗。 

除此之外,想過的例子要多用幾遍,並且嘗試稍作修改並套用在其他題目上,因為一個一個單獨想到的例子很容易忘記,但如果例子之間彼此融合,就像是點跟點之間串起連結,形成一個更不容易忘記的例子網路。 

衝刺班的Li Yi老師則是以分析每一題的回答架構,並且注重轉折詞的使用、Paraphrase的熟練,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Word Bank熟悉跟建立,在上衝刺班時,我試著從老師提供的Word Bank表格挑一個原因,並且用它來盡量回答越多的問題,然後再反過來用同一個問題,想辦法套用最多種的Word Bank,熟練之後也同樣會長出自己用的最順手的幾個模板。 

其他二到四題,Li Yi也會提供清楚的架構,並且一步一步的拆解該如何閱讀前文、抄筆記、記下聽力V.O跟示範如何照著筆記搭配連接詞穩定輸出。實際練習的時候發現自己很容易因為寫筆記漏聽後面,或是寫到一半想記下一句導致兩句話都記不完整,我後來的調整辦法是,按耐自己聽到甚麼就想記甚麼的衝動,講者講了幾句我只寫一句,並且運用準備時間邊整理筆記邊心中默念,能念到多少算多少。 

我一直都好喜歡口說,覺得講英文軟軟的,跟中文不一樣,但因為很不擅長計時跟喜歡想太多,所以成績一直上不來(俗稱盲目的愛)。直到四戰跟五戰中間的兩個禮拜,才找了一位戰友每天練習口說,很幸運的找到一位戰友與我大部分的想法相近,但兩個人又會注意到不同的細節可以彼此討論,例如,在對方想點卡住的時候提供另外一個思路,協助提供Paraphrase可能的講法,或是貼出聽力筆記找出彼此漏聽了甚麼。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即使筆記抄得少,在回答時會下意識地想把句子加長,導致回答累贅細節卻不夠充足,於是我們特意挑了有老師們回答音檔的回數,分析老師們是怎麼用短句子講完整內容,然後再自己照著講一次,熟悉甚麼叫做"看到甚麼講甚麼"。

寫作
寫作真是痛苦,但很大一部分是自找的,容易想太多的結果是容易離題,我千絲萬縷的想法往上看一看即可見,明明可以打得簡單一點,我卻偏不要。明明VVN千交代萬交代膚淺化即可,我還是要認真想,最高記錄花了一個月寫一篇文章(何苦),還好改制了,沒空間容納我的萬千思緒。但我還是有戰勝一個壞習慣,克服自己選一邊的心虛,以前若感受到題目的問法隱隱約約偏向哪一邊,就會想逃跑,避免落入題目的圈套,但苦命掙扎的結果就是想破頭想到一個論點之後,一下筆就離題了。後來,我發現與其假裝看不到題目引導的方向,不如正眼看著它,想一想題目提出的想法我能不能想到例子,能不能被說服,想不到就換邊站,然後這個崁就過了。改制之後,因為可以看到題目中兩個學生的立場,為了避免離題,我通常都是用學生的想法再加上自己的例子。 

VVN在寫作課上也提出了四大面向法,跟分類法,結合口說的其他想點辦法,想到論點並不困難(例子有沒有離題就是另一回事了),並且上課時也會叮嚀務必先將基本句型練到沒有錯誤。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要用自己的詞彙量敘述複雜的概念,例如:與其想辦法擠出可能講錯的單字,不如直接敘述這個字可能發生的情境,或是這個概念給人的感受。之所以覺得這個能力特別重要,除了考試會用到之外,跟英語人士溝通時也會常用到,我有一位又正又辣的美國室友,跟她聊天時總會遇到想不到某個詞的時刻,這時候就必須能夠換句話說讓她聽懂。 

整合寫作相對舊制獨立甜蜜一點,衝刺班的Chris老師除了教導學生聽力筆記的重點:L Main、兩個Details,跟段落結尾,也會提供因應筆記量的多寡有相應的寫作對策。一開始在練習的時候就意識到明明筆記有記好,但卻不知道怎麼把他好好地敘述,段落的內容沒有層次,Main idea跟Details散落在各個地方,而且我容易寫出複雜句,往往導致第一個長句我就把主題跟細節都寫完了,要寫下一句卻不知道能寫甚麼。於是我試著分析雲端裡的範文,看看別人是怎麼從大小小一層一層解釋細節,才理出教授出現的立場句只要提及最大的概念就好,剩下的細節一定要留到後面講。

文法句構
J2用一堂課幫助同學複習完常見的文法,其中我覺得最受用的是If條件句的熟練,雖然從小到大的英文課都會提到,但我就是記不起來。直到我發現口說若是要講過去的反例:如果我以前沒有XXX的話,我就不會OOO了,結果卻把文法寫錯真的會很可惜,才認真地把它背起來。

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真是好玩,就像是在看故事,用覺得新奇的角度看托福提到的各種知識,比較不會對不熟的科目感到害怕。還在上實力班的時候,我會配合當周背景知識教的科目,挑同樣學科的聽力跟閱讀一起練習,這樣既可以複習J2上課所教的知識點跟常用單字,也可以一併練習到聽力跟閱讀。面對托福廣泛的科普內容,J2所蒐集的各科常考點可以讓考生遇到熟悉的內容時比較有信心,但遇到完全沒碰到的主題時我還是會提醒自己,考試所需要知道的知識都在那一篇考題裡,放心聽讀,不要心生防備。

課後資源的幫助
上完課程之後,我還是會不定期的參加顧問時間,尤其是禮拜二下午的陪你讀時間,我都會躲到公司茶水間跟VVN討論我最近練習的口說或是寫作題目,或是試著用英文對談20分鐘。這樣即使不是在密集準備的考前時段,也可以多多接觸英文。

心態
有時候找心得文只想找到跟我有同樣痛點的同學,所以我寫出了每一科目我所撞到的牆,卡住的思路,跟我最後如何解決(除了寫作,改制根本天降甘霖)。 

第一戰到三戰,都是在職考生,從一開始即使凌晨下班,也可以坐在書桌前讀一個小時,中午休息也會練習,到後來下班只能躺在床上,一路走來心情起起落落,也很大程度影響我的成績,例如第二次跟第四次考試,閱讀跟聽力考試當下一直在想我會不會選錯,哪個才是正確答案,果然表現不好。三戰前一個月,也是一波大忙特忙完全沒有碰英文,原本一直沮喪覺得這次考試又要滑掉了,但直到考前一個禮拜,感受到放手一搏的輕鬆心態,幾乎抱著去玩耍的心態又考一次,還進步了一點。第五戰,最後一戰,我真的懶得想太多了,或許達到了真正的平常心,所以終於考完了(淚流)。 

在職準備期間,一直覺得自己時間不夠,在讀任何一科的時候都很擔心自己是不是該去讀別的投資報酬率比較好,導致很多時候都讀得很不專心。如果可以再來一次的話,我希望可以提醒自己,與其擔心手上的這科不是當下最重要的練習項目,不如拿到甚麼就好好的花時間跟他相處,任何讀書計畫或是練習都需要時間才能有結果,但是一直擔心一定不會有好結果。 

除了前期針對托福的密集練習,其實從二戰之後,我就開始偏向用課外讀物培養英文實力,例如我看了幾本英文書:The Charisma Myth、Man's Search for Meaning、 The World's Worst Assistant跟Guns, Germs, and Steel;聽力就更加隨興了,從TED Talks、Podcast到日常的Vlog都有,目的是讓自己每天都接觸到英文,不管有沒有認真看認真聽,日常生活中淺移默化的影響其實很大。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三戰沒有密集準備,但是聽力跟閱讀沒有掉下來的原因。另外,這些日常英文語速都比TPO快很多,習慣了之後更能應付聽力考題可能變難的狀況, 這漫長的道路有一種視線越來越清晰的感覺,以前不敢相信我值得起任何一科的高分,感謝SK2所有老師的幫助,感謝VVN相信我的口說可以考得好,並且努力矯正我容易離題的腦,感謝助教讀書會及顧問時間的練習,實力班的讀書會戰友跟最後一段時間每天一起練習口說的戰友。

經過了一年半,從一開始的試著內化考試技巧、中期把重心放在用心學習這個語言,而不是注重考試的成績,到後期考試技巧可能已經忘得差不多,唯一留著的是大量練習後的直覺,現在終於能相信我有能力考到高分。 希望給所有卡在半路上的同學一點鼓勵,學習語言始終是又愛又恨的過程,覺得意志消沉總是無法進步的時候,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你拾回一點勇氣,再往前走幾步一定會走到終點(看得完的話)。